废旧市场 废旧物资 二手设备 回收废料 危废处置 固体废物处理
当前,全球绿色转型已进入了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产业如何突破传统路径实现低碳升级?新技术如何赋能企业绿色发展?区域实践如何落地成为可复制的经验?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上,绿色转型与创新发展成为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论坛与会者围绕绿色创新、绿色共赢等交流研讨,梳理绿色发展的脉络,探寻低碳可持续的前景。
创新的绿色样本——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风电、环保装备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在形成增长新动能的同时,也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1月—7月,我国“新三样”产品出口额达9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其中7月,同比增速加快至27.4%,为外贸稳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商务部原副部长钱克明看来,“新三样”产品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离不开市场换技术、市场促创新的正向循环,我国企业在电池结构、光伏效率等关键技术领域已实现了自主创新甚至可以说全球领先,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构筑了深厚的技术“护城河”。
“未来应对挑战,对内,企业应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往价值链的高端去攀岩,攻克核心的技术短板;对外,应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绿色标准制定,化产业优势为规则优势,推动构建公平开放的全球绿色贸易体系。”钱克明表示。
企业的创新发展也带来了区域的产业提升,而区域的创新建设也同样对企业和产业提供了支撑与保障。
北京是创新要素最密集的城市之一,聚集了大量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截至2024年12月,北京有效绿色技术发明的专利数量达到6.4万件,同比增长11%。
“2024年,我们出台了《关于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意见》,将聚焦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文化涵育、绿色合作共享五个方面,通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到2035年,将北京全面建成国际绿色经济的标杆城市。”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韩耕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
他表示,下一步,北京将加快建设国际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大力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优化完善成果落地的转化机制,组织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的示范工程,完善基础科研、应用技术转化和金融服务“三位一体”绿色技术的创新生态。
投资的绿色选择——支持可持续支撑性项目
当前,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作为衡量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框架,正从国际概念加快转变为我国企业的本土实践,从理念认知转化为共识行动,成为推动经济转型、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到发展绿色金融,从推动企业转型到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符合自身发展的探索。
在实践层面,新能源、制造业、金融机构等领域企业纷纷把ESG融入发展战略,北京、上海等7座城市已发布了《ESG专项发展计划》,推动理念落地从单点突破走向多点联动。
在论坛上,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UNSDSN)指导,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牵头,联合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11家机构和企业共建发起,开展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绿色经济解决方案全球共创行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展示中国实践,贡献中国方案。
“‘十四五’期间,我国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超过40亿吨,为全球的低碳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我国绿色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实践,对SDGs的意义重大,中国行动方案富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中国科协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科技部原副部长尚勇指出,在应用端,我国的绿色制造业是工业绿色转型的亮点。特别是智能化和绿色化相结合,促进了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绿色制造新的发展模式。
在行业与企业自身的探索之外,投资资本也在“逐绿前行”,在投资选择上,也在传统的经济之外,更多考虑企业的绿色发展前景和ESG披露情况。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彤轩在论坛上分享了他们投资的南水北调“引江补汉”,支持贵州磷化集团磷石膏资源化利用、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等项目。他表示,如今基金投资理念追求综合效益,生态、社会、经济的效益都要兼顾,不能只是讲经济回报。
“我们要坚持长期主义,支持战略性、功能性、引导性突出,未来可能对绿色发展战略起到支撑性基础作用的项目。要紧密结合国家政策的需要和导向,做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把一些路走通,实现价值机制转换。我们倡导善意资本的作用,不以短期盈利为首要目标,坚持与企业共同成长,实现双赢。”吕彤轩表示。
合作的绿色共赢——ESG成为企业必答题
当前,ESG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并遵循的发展准则,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发布统一披露标准,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积极推进实践落地,绿色发展、合作共赢正成为全球共识,ESG不再是广大企业发展的选择项,而是参与全球竞争、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修课。
从全球视野来看,我国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受到多方点赞。联合国系统驻华总协调员常启德表示,绿色经济是SDGs的核心,在所有SDGs目标上,中国都是提前完成的,这是一个非常令人赞叹的成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Jerrfey D. Sachs也指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绿色技术创造国,是光伏、风电、第四代核能、电动汽车、零碳电池等绿色产品生产国,在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生产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呼吁,联合国应加强与中国的国际合作,以推动全球绿色转型。
视野回到国内,我国行业企业也在发展中探寻绿色低碳的路径,各行各业也都围绕ESG交出了绿色成绩单。在加快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等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我国也在加快构建本土化的ESG标准体系,以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此前,中国标准化协会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标委业务指导下统筹编制发布了《ESG信息披露管理指南》《ESG理念体系建设指南》《ESG绩效评价导则》“三位一体”的标准,为ESG标准中国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当前我国ESG理念的传播仍存在不均衡、不深入等问题,一些中小企业主动践行ESG的意识不是很强烈,部分地方对ESG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推动的思路。
“去年,我们通过13个工作组、106场座谈会,完成覆盖26个省市街道、社区近200家中小企业的调研,发现有六成的中小企业认为ESG是大企业的行动。同时,公众对ESG的知晓度偏低,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还需进一步提升。”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说。
围绕如何加速ESG理念落地,陈存根提出应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协同发力,并依托“一带一路”深化绿色技术共享,以标准互认助力发展中国家提升能力。
特别申明:“废旧市场”所推送资讯均来源于环保行业各新闻平台,由[废旧市场]整理编辑,非商业用途,目的在于传递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废旧市场】做删除处理。
首页 | 关于废旧市场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款方式 | 平台执照 | 意见反馈
客服:0315-2023808
ICP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8022173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210043
客服热线:0315-2023808 工作时间:9:00-21:00
共赢热线:
0315-2023808
扫一扫
下载废旧市场APP